“亲临”养殖场近距离感受农场动物的一生活动
2024-10-05 行业资讯
全球每年养殖700多亿只农场动物,其中三分之二生活在无法自由行动的环境中,而猪是工业化养殖环境中的主要农场动物之一。
事实上,大多数工业化养殖场的环境非常恶劣,农场动物饱受痛苦和压力,免不了疾病缠身。
母猪一生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全球四分之三的母猪都被禁锢在面积仅为1.2平米的限位栏中,无法转身,这相当于人类终身居住在冰箱大小的一个地方,是种很难来想象的痛苦体验。
因为无法正常的社交、玩耍、觅食等原因,被困于限位栏的母猪感觉沮丧和抑郁,有40%的时间它们会重复刻板行为,例如咬栏杆、空嚼等。
养殖场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会通过人工授精不断的让母猪怀孕、分娩、哺乳。仔猪在出生21天后就要被迫与母猪分离,而母猪则开始下一个生育循环。高强度的生产和限制运动,致使80%的母猪患有肢蹄病,出现步态、姿势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身体困难等问题。
母猪产下的仔猪即为商品猪,将直接用于猪肉生产。为满足人类对猪肉日渐增长的需求,全球各地正在以密集、贫瘠的工业化养殖方式养猪。
低福利养殖场通常会选择在仔猪出生后一周内,进行一系列痛苦的手术,包括断尾、剪牙或磨牙等。多数情况下,这些手术不会采用任何止痛措施。
商品猪在贫瘠的混凝土围栏内无法玩耍或探索周围的环境。随着体型增大,它们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脏乱差的生存条件加上互相攻击,经常会造成猪的皮肤损伤、跛足、胃部疾病等。由于猪舍漏缝混凝土地板的设计,通风条件差以及未能立即处理排泄物,导致氨气浓度超出最大安全浓度,引发猪的呼吸性疾病。过度拥挤也会导致疾病的传染,增加抗生素的使用。
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全球11个国家进行了四次调研。
● 超过70%的花了钱的人于目前养殖场中母猪终身生活在限位栏里这一状况表示担忧。
● 85.8%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改变自身的消费习惯,选择提供高福利猪肉的超市。
● 在美国, 89% 的消费者认为超市有责任从更高福利标准的来源采购猪肉。 ● 在巴西、泰国、澳大利亚, 80% 的消费者对在农场动物身上常规使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表示担忧。
为改善猪的生存现状,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全世界内开展福利养殖项目,呼吁废除限位栏,让猪生活在有机会表达自然天性的环境中,以此实现“多方共赢”的愿景:动物拥有更好的生命体验、公司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消费者可享用更安全的食品。
现在,全球有超过60个品牌已经制定有关政策,要求供应商淘汰限位栏养殖模式。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希望到2020年,通过帮助养殖企业转型成为高福利养殖系统,从而每年能改善全球百分之十的猪(约为1.75亿头)的生活。
在中国,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已和浙莲、广东德兴、大北农集团等中国养殖企业组织试点合作。
2015年,首批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开展试点合作的中国养殖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高福利养殖体系,并在公司内进行推广。
中国第一家承诺废除限位栏的养殖企业。公开承诺在2025年之前全方面转型为母猪群养模式,并为所有农场动物提供可玩耍的丰容材料,改善栏舍环境。此外,从2018年开始,该公司已停止对商品猪实施断尾手术。
2017年,大北农集团公开声明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合作开展高福利养殖试点。目前正在积极尝试母猪群养系统,并对商品猪栏舍进行丰容和改善。
你不能错过的线日(周一)开始,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将开展为期两周的线下活动。具体地点位于北京市东直门来福士中心一层大厅。
因时间和地域原因,无法参加本次线下活动的小伙伴请不要着急!你依然有机会参与活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全球发起倡议支持福利养殖,您能够最终靠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