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5年养猪行业的无尽冬日:集中化与升级的双重挑战

2025-04-01 行业资讯

  随着2024年逐渐进入尾声,养猪行业的销售报表也如期而至,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整体上看,养猪企业的出栏量仍在持续上涨,显示出该行业扩张的势头仍在延续。尽管完整的统计数据尚在审核中,但我们显而易见,其核心企业,如海大、新五丰等,毫无疑问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占了重要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母猪存栏量的变化同样需要我们来关注。2024年里面,母猪数量超越一万头的企业达到了115家。这一数字相较于去年略有下降,但能繁母猪的总量却明显地增加了155万头,增幅达到了13%。如今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总数中,这一些企业的占比已达到了32%。

  从各大企业发布的2024年销售报表来看,出栏量的稳步上升无疑标志着行业前景的乐观。这种持续的繁荣背后,是否隐匿着不为人知的挑战?

  总体来看,2024年的出栏量与2023年保持一致,这一增长势头表明养猪行业仍在吸引投资,并逐渐转型为更具规模的商业模式。随之而来的,是集约化运营的出现。

  透过母猪存栏数据,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母猪的存栏情况正在进一步集中到大企业手中。而母猪对应的生产资料也在向前端企业汇聚,形成了这样的市场趋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反观万头母猪俱乐部的发展轨迹,从2021年的147家年年在下降到2024年的115家,显然现如今的养猪市场正在加速集约化。此趋势反映出中小型猪场的生存压力,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逐渐被大企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化所淘汰。

  在整个行业持续扩张的过程中,中小型猪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成本的一直上升、市场行情报价的压缩,使得这些小规模的养殖企业举步维艰。

  从集约化企业与中小型猪场的经营成本来看,二者的差异相当明显调研表明,集团公司的猪在出栏时的料比水平已经降至2.0到2.2,而一般中小型猪场的料比依然在2.8到3.0的范围内。这直接引发了竞争优势的显著分化,这种差异的直接后果就是盈利能力骤然下降。在当前的饲料价格下,0.8个料比的差距意味着多达320元的成本,这对于激烈竞争的市场来讲,无疑是致命的。

  此外,市场定位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猪价的波动。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预计未来猪价将保持在6.5到7.5元的区间,而这一价格水平对于中小型猪场来说绝对是“寒冬”。

  在未来的养猪市场上,怎么样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成为了所有企业一定认真思考的问题。集团公司对此早已胸有成竹。

  首先,集团公司会首选优质的猪种,尤其是近年来引进的新型种猪。这种改良不仅提升了生猪的生长速度,同时在饲料的转化率上也大幅优化,使得饲料的料比在稳定情况下从2.8降低至2.5。

  在品种上有所保障后,集团公司将会紧跟着进行疾病净化,尤其是维护蓝伪双阴状态。这一策略能大大降低饲料消耗,将料比从2.5降低至2.3。这样的产品质量优势,无疑为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基础。

  最后,在取得了品种和疾病控制的双重优势后,过程管理将是集团公司逐步提升效益的关键步骤。通过精准的分区饲养、科学的饲喂模式以及严格的管理,集团公司不仅能大大降低饲料使用,更能确保生猪的成长质量,以此来实现全程接近2.0的料比,提高生产效率。

  展望未来,2025年将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冬季,而是一个无尽的冬日。预计行业的集中化趋势还会加剧,集约化大企业会持续扩张,市场格局将愈加稳固。随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持续摊薄资源的中小型猪场将遭受慢慢的变大的生存压力。

  鉴于养殖成本持续上升,在固定的市场需求环境下,猪价将会在6.5到7.5元之间徘徊,这对中小型猪场而言,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行业的变化与重塑正在加速,养猪企业要不断寻求创新与改良,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生存下去。只有顺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无尽的冬日中找到出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